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今天全校同學聚集在一起,參加由中學部學生處、校團委校學生會聯合召開的“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爭做國際人”誓師大會。這是一次重要的很有意義的大會。
習慣直接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的品行習慣使人終身受益。教育家關鴻羽教授指出“習慣是重要的力量,它主宰民生,什么是主宰民生,就是管孩子的一輩子”。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有一個少年叫陳蕃,沒有收拾房間灑掃庭院的習慣,一次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訪問他家,看到他房間亂七八糟,院子里也很臟,便對他說:“何不灑掃以待賓客”。陳蕃回答說:“大丈夫當爭天下,何必掃一屋。”客人對他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醒悟了,從此從日常行為習慣開始,加強修養,長大了成為一代名師士。由此可見習慣多么重要。所以一個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就獲得了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它將推動他去正確地生活、學習、工作交往處世,并走向成功。
同學們,我們美視學子大都有做國際人的遠大目標。國際人應該是文明素養很高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是文明素養高的表現之一。因此今天大會主題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做國際人聯系在一起是很有意義的。同學們宣誓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就標志著大家在成為國際人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是值得贊嘗的,也是值得祝賀的!
同學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要經歷一個過程。所謂習慣實際上是一種行為規范的升華。養成習慣的過程就是一個由被動的遵守執行規范要求到自覺地履行規范要求,最后達到投手舉足都中規中矩的自由境界的過程。所以要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首先要有接受管理、服從規則的意識;其次在他律的基礎上還要做到自律,即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行動。據專家研究,一個行為規范要一絲不茍地有意識地堅持六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成為一種行為習慣。
親愛的同學們,其實在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好的行為習慣有待我們去養成,今天學生處校團委學生會倡導同學們養成不丟亂扔、禮貌待人,、規范著裝以及儀容儀表的習慣,只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一個開端。希望大家由此做起,不斷加強自我修養。當同學們一個個成為習慣良好,素質高潔的學子時,“國際人”離你們還會遠嗎?到那時,你們是幸福的,學校是昌明的。我期盼這一天的到來,我也深信這一天會到來!最后祝同學們進步、健康、快樂!
文安娜
20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