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健康
育未來
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能量及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高于成年人。合理的膳食營養不僅為他們的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提供物質基礎,也為一生健康提供保障。孩子們吃得是否健康、有營養,也隨之成為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為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筑牢健康基石,從2002年建校起,美視特聘沈濤教授為營養顧問,每月與生活中心菜品技術小組一起,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營養膳食需求,根據不同季節物產,研制基準菜譜(生活中心再根據實際情況及學生喜好,進行細微調整)。
今天,我們對美視的營養顧問沈濤教授進行專訪,來聊聊同學們吃飯的那些事。

美視營養顧問 沈濤教授
Q1:近來,學生的營養和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目前中小學生營養健康現狀是怎樣的?
兒童青少年的營養狀況近年來有了很大改善,但也還存在營養不均衡的現象,比如微量營養素不足。微量營養素主要是指鈣鐵鋅和維生素的缺乏,這些在我國中小學生中還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輕重而已。
同時,當前孩子超重肥胖的比例增加非常快,而超重肥胖孩子慢性疾病的發生率遠遠高于體重正常孩子,導致出現了慢性疾病低齡化的趨勢。這些是我們從事學生營養工作的人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
Q2:您作為營養顧問,請問平時的工作內容包括哪些呢?


美視 美食
◆◇按照時節變化,調整葷素比例,合理規劃不同年齡所需的營養結構與定制餐單,保證學生的營養均衡。
◆◇對廚師、老師們進行培訓,讓廚師們掌握更多營養學的知識,老師們了解“食育”的重要性。
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關專家曾指出,5月是兒童長高最快的月份,又被稱為是“神奇的5月”。所以每到5月,首先我們會在菜單中注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均衡攝入,尤其是高蛋白的補充。同時還會與老師溝通提醒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刺激骨骼生長;多曬太陽,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活化,促進鈣的吸收利用等。

顧名思義,就是以食物為載體的教育,關乎每一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食育”一詞,是由日本著名的養生學家石冢左玄提出的。而在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食育是與健康教育放在一起的。比如早在1990年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就規定,學校應當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普通中小學必須開設健康教育課。2008年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是以體育與健康課程為載體,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生物等相關課程結合滲透。
真正的食育,不僅是單純的飲食知識、餐桌禮儀和食品營養搭配的教育,更要培育孩子對食物和自然環境的愛護之心,從而減少對事物以及資源的浪費,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和尊重植物、動物,培養珍惜食物的精神。這也符合當前大力倡導“光盤行動”的理念。食育作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重要基礎,收獲的也不僅是健康的體魄,還有豐富美好的心靈。
Q4:學生餐和普通餐食在具體制作上會有什么不同嗎?
小學9月第三周菜單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原則,學生們需要每天攝入的食物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至少25種以上。而我們指定的菜譜,每天提供了15~20種不同食物,滿足學生們不同喜好和需求。
今年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為“合理膳食倡三減、良好習慣促三健”, 詳細來說,三減指的是“減油、減鹽、減糖”,三健則指的是“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

圖片來源于中國營養學會
我們每天控制學生們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烹調油攝入量為25-30g,這也導致食堂制作的飯菜口味會比較清淡。但是我們川菜很多都是重油重鹽重辣的,這可能會使得食堂飯菜不是很符合我們四川人甚至說大多數人目前的飲食習慣,這也是很多食堂飯菜不受孩子們歡迎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兒童和青少年正值飲食行為形成和固化的重要時期,適當減少食鹽糖攝入,培養清淡口味,或者說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將使他們受益終身。
Q5:目前,食堂提供的學生餐能夠滿足同學們的身體所需嗎?

學校食堂提供的飯菜是完全能滿足孩子們日常生長所需的,這一點不用擔心。很多家長普遍認為,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營養跟得上,智力、體格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長。于是,很多家長拔苗助長、急于求成。飲食以大魚大肉為主,結果造成蛋白質過剩,腸胃負荷加重,從而影響了消化吸收。如營養過盛所引起的肥胖、消化不良等疾病,這是需要注意的。
Q6:關于食育,或者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這一點上,您有什么建議嗎?
1、要合理搭配飲食,多攝入含有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以及優質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牛肉、各種魚類、新鮮的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雞蛋等。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多做戶外運動,促進身體的代謝循環,每天曬15分鐘太陽,就能夠合成充足的維生素D。
3、零食要少吃;尤其是飯前一個小時不吃零食;要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來做零食,比如水果、牛奶、花生等。
我們曾經提出過一個2>5效應,是指孩子在周一到周五在學校習慣的清淡口味,養成的飲食習慣,結果周末兩天就全部前功盡棄了。當然,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全民的事,需要老師、家長、孩子之前溝通交流。但是我們也可以從身邊小事來慢慢改善。
擁有強健的體魄,孩子們才能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才能逐步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生活中心供應商資質展示


食品存放

消毒設施


明廚亮灶

配餐售賣
18年來,美視一直堅持以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以“營養教育為主體,營養配餐為客體”為指導思想;以“綠色生態、營養均衡、中西結合、科學烹制兼顧口味”為科學營養配餐理念;以“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食物多樣”的“三餐兩點”為膳食結構;以“從娃娃抓起”為發展思路;以科學合理營養的食譜大力推進營養改善,并教育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倡導文明用餐行為,促進我校學生體質和智力健康發展。


作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5級”單位、“食品安全等級A級單位”,美視始終秉持對家長、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心系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學生營養與健康作出努力,為他們的成長護航!